Wednesday, August 10, 2011

开斋节不是马来人过年??!!


不仅美丽的误会这么简单…
将开斋节形容为马来人的「过年」… 这是错误的。

但是,许多对种族宗教和文化习俗缺乏认知的非回教徒或非马来人而言,这不是大问题。反正开斋节是不是马来人的真正新年都无所谓,因为当天是他们最重视和最重要的日子。

「开斋节=马来人过年」不仅是美丽的误会,也延伸「拜年」的说法。这道出我们的多元社会里,在种族宗教及文化习俗的认知匮乏。

简单的把回教徒与马来人划上等号,是社会常态和种族宗教刻板印象所致。这与种族政治和半开放的环境有关。

开斋节落在回历10月(Syawal)第一天,它是回教徒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,因为他们在这一天之前刚完成回历9月(Ramadhan)所规定的斋戒,即每日破晓之日落禁止饮食、房事和戒菸。
开斋节首日,回教徒沐浴后穿着洁净服装,前往回教堂祈祷,并续往坟场悼念离世的亲人。尔后拜访访友,互相登门祝贺和招待宾客。
人民对开斋节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,流行多年且深入民心的「门户开放」活动。表面的欢庆固然成功营造佳节气氛,对于深化种族宗教谅解却没有实际帮助。
其实,斋戒月是回历12个月中最吉祥和高贵的月份,回教徒必须在这30天进行拥有两层意义的斋戒。
狭义而言是不吃不喝,锻炼坚韧、刚强、廉洁的美德,以体验饥民空腹的感受;广义则是,培养清心寡欲,做到表里一致。
若这边厢挨饿禁食,那边厢却思想邪恶,这不符合斋戒真谛,未能功德圆满。因此开斋节除了象徵斋月结束,也是感谢阿拉使穆斯林信仰更坚定。穆斯林在傍晚开斋填饱肚子后,都前往回教堂进行特别的祈祷,称之为Terawih。

对回教徒而言,斋戒月也有特殊意义,他们必须改变作息习惯(很早起身),穆斯林之间的兄弟情、家庭和社会关系也因斋戒月而特别密切。
这期间的祈祷和从善可获双倍或以上的善果(pahala)奖励。这期间也是行善和慷慨布施的月份。
斋戒月意义深远,开斋节欢庆喜悦。回教徒的新年就在回历1月(Muharram)1日。
这天被称为Awal Muharram,纪念先知穆罕默德于622年9月从麦加迁至麦地那,这重要历史事件被定位回教元年,当年的7月16日则成为回历的元旦。
身在多元社会,我们对身旁友族的文化习俗和宗教认知有限,试问如何提升民间的种族关系呢?况且一些政治人物,为了自身利益,炒作种族宗教课题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